一、 反我的作用机制
1. 自卑与自负
因为内心深处的自卑——一种对自己弱点(很多时候是过去的或者是出于与别人不正确的比较产生的)的夸大,导致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的很多事实 ,当这些事实不能直接或者马上改变时,就转而寻求另类资源的疯狂占有, 并在很多时候表现出自负——一种刻意掩盖自己的不足并表现出无所不能的状态。 然而,掩盖毕竟不是真正的改变;刻意地掩盖却又像人们暴露了自己的无知。于是,在掩盖与无知中,不断地出卖着自己,但又惟恐别人了解自己内心的虚弱,转而将自己的内心紧紧地封锁,让朋友远离,让人们难以接近 。没当皇帝,却先变成了孤家寡人。这是自爱?还是自杀?
2. 习惯与定势
人人都有一些习惯,有好习惯,也有坏习惯。理性的人会把好习惯保留,把坏习惯改变。现实点来说,大多数时候,我们是要把大的坏习惯改变,却依然保留着一些小的坏习惯。按说,这是无妨的,毕竟人无完人吗!然而,不可思议的是,很多人没有用理性分析自己的习惯,却一直用着自己的习惯——尤其是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。 比如,“我就是喜欢这样说话。”“我就是这样办事,已经习惯了。” 关键的不是习惯了什么,而是你想要什么?你的习惯又能给你带来什么?倘若没有了丁点的理性,却形成了一种心理的定势,形成了神经的一种固定联系,而这种联系所产生的结果又跟自己的愿望相背离,自己又不想改,你说说看,这是不是自杀?
3. 责人与辩护
很多人,遇到自己不满意的事情,总是倾向于从别人身上找原因,把自己置于责任之外。这就必然导致遇事责人的恶习。 当有人指出他自己的责任时,他又总是倾向于为自己辩护,以便使自己免于承担责任 。如此这般持续下去的时候,人们就都知道了他的为人:遇到坏事,就都是别人的事,遇到好事,就都是自己的功劳。于是人们在心中对其产生厌弃之心,他在一切自认为合理的作为中,把自己伤害的体无完肤。你说,这不是自杀吗?
扫码加微信(刘老师)
扫码加微信(廖老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