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事笑着解释这两个字:“因为有了沟,所以才要疏通啊。”于是有了第一个故事。
他是我当记者后采访的第一个老总,气宇轩昂,性格谦和,在公开场合总是面带微笑。甚至在他遭遇“危机事件”时,也表现得镇定从容。几年前的冬季,他公司的一种药品被检出含有危及人体健康的成分,因而在市场上遭到了“封杀”。在等待国家最终鉴定的日子里,媒体的“口水”几乎快要将他淹没,公司派他出面一遍又一遍公开作着解释,不厌其烦。
当“风浪”平息后,他有空坐下来和我们私下交流。回顾起那段时间的感受,他说自己可谓“心有戚戚焉”。要知道那种被封杀的药品曾经占领了当时国内市场近1/4的份额,其影响和损失是不言而喻的。
第二个故事是我亲身经历的。
她是我尊敬和至亲的长辈,和我从事着相同行业且做到了很高的职位。我一直近似仰视地看她,也许是这样的仰视,使得我没有勇气同她家常般地聊天,或者求教业务。虽然我们也在“血浓于水”般地彼此关心着对方,但是我觉得我们之间始终缺少一座“桥”,直通到双方的心灵深处去。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,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,很矛盾也很痛苦。但每次这种想法想要说出,总是被别的理由挡过去。然后我会一直安慰自己:“等下次,找个合适的机会再说吧。”而她也因为长辈的尊严无法先捅破那层“纸”。
还记得那些在她身边陪护的最后日子里,我和我的亲人一面流泪,一面自责。很多想说的话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出口,很多想问的故事我们再也无从问起。而晚辈中与她专业类似的我,只能从追悼会上,她的生平介绍以及她采访本的笔迹和照片中,重新去了解我自以为很熟悉的她。我甚至想,如果上天能重新给我一个机会,那我愿意用我的疏忽、执拗和无知来换取对她的歉意,可是任凭我怎样哭泣,她却永远也听不见了……
扫码加微信(刘老师)
扫码加微信(廖老师)